Search

【孤獨的美食家第九季完結】

為免爆雷(是說五郎也就是一直吃),在此提醒。
  • Share this:

【孤獨的美食家第九季完結】

為免爆雷(是說五郎也就是一直吃),在此提醒。

橫濱1859年開港以後就是日本的國際之窗,和式洋食的發源地,孤獨的美食家第九季完結篇的餐廳菜式也完全是和式洋食的縮影;大正與昭和風情十足,排餐用筷子吃還配白飯。

五郎的追加主餐「夏里亞賓雞排」,原型是「夏里亞賓牛排」(日語:シャリアピンステーキ,英語:Chaliapin steak)。這是一道向名人致敬的「冠名」菜,台灣人最知道的西餐冠名菜大概是羅西尼牛排或是洛克斐勒牡蠣,其他還有很多。以前的歐洲廚師常常要依附金主名人,新創菜式常用他們而非自己的名字命名。後來雖然廚師的地位提升了,但是這個「傳統」近代還是常常出現(一種做生意或是蹭流量的方法)。除了孤獨的美食家,夏里亞賓牛排還在食戟之靈與妙廚老爹出現過。

1934年,俄羅斯歌劇男低音歌唱家費多爾・夏里亞賓訪日下榻帝國飯店。夏里亞賓雖當時正受牙痛所苦而無法咀嚼硬物,卻欲享用其鍾愛的牛排,於是希望帝國飯店為其創作「軟嫩的牛排」料理。當時飯店餐廳「New Grill」大廚筒井福夫以壽喜燒為原型,將牛腿排以洋蔥醃漬變軟後煎封,並在表面覆上大量煸炒過的細洋蔥末取代牛排醬,創作出一道揉合和洋風味的牛排料理。及後夏里亞賓於1936年再度訪日演出下榻帝國飯店時,時任飯店總經理犬丸徹三向夏氏提議將該料理以其命名獲得爽快首肯。此後,該料理作為「夏里亞賓牛排」成帝國飯店遠近馳名的經典菜餚,成為一時佳話。(維基百科)

「洋食」對日本人而言早就是日常餐點(葡萄酒還更早可以追溯到織田信長)。五郎口中的「家庭風味」不是隨口說說,明治晚期到大正時代的家庭料理:咖喱飯、蛋包飯、拿波里義大利麵、炸豬排、牛排等都已經普及到家庭日常飲食。百年來洋食養活的不只是肚子,還有文學與文化:明治到大正時代的夏目漱石、昭和時代的池波正太郎(神劍闖江湖的原型)、平成時代的村上春樹(發條鳥年代記的三明治)。沒有這些外來食物,也許日本文學史要大改寫。

#派大說酒
#葡萄酒幫幫忙
#右邊數來第三瓶


Tags:

About author
Patrick Chen 活動邀請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WSET Diploma Certified持證 WSET授證講師 WSET Nominated Educator 波爾多公會/波爾多葡萄酒學校 認證講師 CIVB Certificated Educator 里奧哈葡萄酒產區公會 國際授證講師 Rioja Wine Educator 美國乳品協會/美國乳酪認證課程 國際授證講師 USA Cheese Certified Instructor 澳洲巴羅莎葡萄酒學校 認證講師Barossa Specialist Educator 台灣侍酒師協會第四屆總編輯 Chief Editor, Taiwan Sommelier Association 葡萄酒顧問/評審/專欄作家 Wine Consultant / Judge / Columnist 【侍酒師幫幫忙】城邦出版 【每日食酒誌】城邦出版
品酒不酗酒 喝爽不喝鏘 侍酒師 (Sommelier) 就是你該認識的酒界神燈巨人,而「侍酒師幫幫忙」更讓你有問必答!面對生活中哩哩摳摳、撲朔迷離的葡萄酒常識與知識,免客氣!盡情舉手發問吧!
View all posts